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术作风,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科学素养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工程哲学和工程伦理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遵守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富有合作精神。
掌握本领域某个发展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为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运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工程数学、工程物理、工程化学、油气田开发技术、现代油气井工程技术、油气储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解决地质工程、石油工程相关方面工程问题。能够从事油气勘探、环境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田化学工程、海洋油气工程等特定方向的工程技术研发、先进技术应用试验或工程组织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方向
资源与环境专业(全日制)共设置下列3个研究方向:
1、地质工程
2、地理信息工程
3、应用沉积学
三、培养方式
1、充分发挥集体指导和团队培养的优势,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和团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学科特点,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体系,注重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积极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方式。
2、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硕士的基础和特长,在入学三个月内制订出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通过自学和举办讲座的方式,加强研究生工程伦理、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学术规范的培养和教育,提高硕士生团队合作精神。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能够通过检索、阅读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动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完善以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要教书育人,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导师应为在学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5、加强硕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要求硕士生认真参加政治理论课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全脱产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践教学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时间不少于6个月。鼓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参加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活动,并使之成为锻炼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和研究环节,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3~5门。补修本科课程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参考我校相应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随本科生修读并参加考试或考查。补修本科课程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本科教学规定的合格要求并记入成绩档案,但不记学分。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框架如下(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1、公共必修课:8学分。
2、公共选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不少于5学分。
4、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5、实践环节:6学分。
实践环节主要是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个环节。
1)校内实践
参加学术活动次数不得少于5次,必须在学院及以上级别学术会议上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
2)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主要是油田实践研究,必修。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年的工程实践,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6、研究环节:6学分。
研究环节包括行业前沿讲座、开题报告、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学位论文等。
1)行业前沿讲座:0.5学分。
2)开题报告:1学分。
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0.5学分。
4)学位论文:4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为保证硕士生论文质量,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学位论文必须立论正确,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材料详实,文字通畅,且有新见解。学位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剽窃行为。
1、选题及开题
(1)选题准备工作安排在第二学期。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石油工程工程领域,必须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攻关研究专题、或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地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根据论文选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在文献综述报告的主要参考资料中引用文献要超过6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15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计划进度,预期目标及成果。
(3)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进行。开题报告会应邀请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评审通过的开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2、学位论文内容要求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工程设计或产品开发报告,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论文工作应采用先进的实验手段、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硕士研究生在工程技术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
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1.论文评审应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攻读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成员由3-5名专家组成,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4.答辩程序包括导师介绍研究生情况、研究生报告论文概况、答辩委员会提问、研究生答辩、答辩委员会对是否通过论文并授予学位进行评议和表决、宣布表决结果等。
八、学位授予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有关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按照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有关规定执行。论文答辩通过者,若其它方面也达到规定要求,准予毕业,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工程硕士学位。